导 读
近来,魏先生拨打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,顺义区裕航路、双裕北街路侧违法泊车严峻,白天平峰时段都已将非机动车道彻底占满,给交通参与者带来一系列交通安全隐患。
导致乱象的原因真的是泊车资源太紧张了吗?
仍是还有原因?
南北向的裕航路与东西向的双裕北街十字相交,路口以北是博裕雅苑社区,路口以南是祥云赋社区和十里湖光社区,整个寓居区人口规划超越万人。工作日下午三点多,记者在现场看到,裕航路和双裕北街路途两头非机动车道现已被机动车占满,非机动车只得与机动车混行。
市民:他把自行车道占了,自行车只能上行车道了,那行车道必定风险呀。自行车他无路可走,他不能不上路,不能人扛着自行车内行人道上走吧。
市民:对呗,那非机动车道没地儿,不上机动车道去骑咋整啊?便是车停的太多了。
裕航路、双裕北街违法泊车严峻/记者拍照
公交车因路侧违停占道无法进站/记者拍照
双裕北街上还设置有“十里湖光”双方向公交站,923路、顺72路等公交车途经此站。可是公交站点周围不只连串儿停着小型机动车,乃至还有一辆房车。公交车进不了站,乘客都在机动车道上上下车。
市民:是很影响,这一到晚上四条道就变成两条了,影响视界。
市民:早上上班很拥堵的,人可多了,车一时半会开不出去。
记者随机暗访了几位刚把车停在路侧预备脱离的车主:
记者:会被罚吗?
车主1:现在如同没有被罚吧。
车主2:应该没人管吧?这两头,应该没事儿。
记者:您现在没挨过罚?
车主2:没有,有时分居民有告发的,他或许有短信提示你。要不然你停地下,地下很多泊车位呢。
路口、斑马线等也有车辆占用停放/记者拍照
市民表明,晚顶峰往后,违泊车辆还会占用部分机动车道,导致车道变窄,车辆进出不方便,简单发生剐蹭。与之相伴的,还有路侧泊车导致盲区添加,简单呈现“鬼探头”的状况,存在安全隐患。
市民:行人要过马路,这忽然停辆车或许往前走的车他就看不到这个行人,挡视界。车的话也是相同的,你看两辆车从两个路口过来,原本能够从很远的当地就能看到周围车道有一辆车,你现在一挡,他或许要更近的间隔才干发现另一辆车。
市民:这个当地有时分乃至停两排,机动车道都停,一个方向就剩一个车道,到晚上你看可堵。斑马线上都泊车,按道理来说,十字路口是不允许泊车的,你看昨日咱们过来的时分这一路都停满,三轮车上不去便道,马路牙子邻近被塞得满满的,当然是应该办理了。
区域路侧不乏僵尸车/记者拍照
莫非真的是泊车资源太紧张了,车位不行吗?记者经过造访居民和小区物业发现,博裕雅苑社区、十里湖光社区遍及仍有很多车位租借出售,市民占路泊车多是图“免费”。
市民1:这个(十里湖光)小区有地下车库,没人买,基本上是空着,你看进去的车很少。
市民2:这便是有廉价不占便是吃亏嘛。
市民3:不往马路边停,车就没地儿停。
记者:咋的呢,地库不行了?
市民3:不是,地库特别贵,30多万吧,打完折今后或许是二十几万。
记者:租呢?
市民3:租也挺贵的,咱们家是买了一个地下车位,可是孩子回来晚了就没当地停。
记者:买了一个车位,可是也不行?
市民3:啊,俩车嘛,咱们有一个车便是在外头停。
市民4:有地库,可是得花钱,可是人家不想花,能省点省点。
路途周边小区地库很多搁置/记者拍照
经路途产权单位顺义区后沙峪镇人民政府摸排核实,其间共有产权房社区博裕雅苑已入住2900余户,现寓居人口6500余人。东区和西区含产权车位、人防车位共3704个,除已租售车位外,仍剩下3083个空车位;共有产权房社区十里湖光(蓝境佳园)共1400户,基本已入住结束,现寓居人口3800余人。地上车位、产权车位、人防车位共1556个,其间54个地上车位没有启用,其他除已租售车位外,现在一共剩下1040个车位;祥云赋社区为商品住宅,因为现在小区地下车库暂未发动收费办理,居民车辆暂时都能够停入地库,因而没有对周边路途交通形成影响。
经后沙峪镇人民政府调研了解,博裕雅苑和十里湖光(蓝境佳园)的地下泊车位收费规范为每月650元(含办理费),绝大部分居民以为价格偏高无法承受,因而将车辆停放在小区外路途上。
针对现状,顺义区后沙峪镇人民政府表明,现已最大极限在周边双裕街、裕丰路等路途施划了400多个泊车位;针对双层泊车、抢占斑马线、人行步道、盲道、影响公交进站等严峻违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路途交通安全法》的违停行为进行宣扬引导和提示教育,并在交管部门帮忙下继续管理,一起加派交通劝导员对周边小区外路途泊车次序进行引导,尽最大努力障居民出行和车辆通行;针对奉告无效的违停问题,后沙峪镇将联合国展中队继续对违泊车辆进行驱离和法律,一起积极争取引进非现场法律设备辅佐,加强法律效能。
城市路途是公共资源,其首要功用是完成正常交通出行,保证各类交通参与者的路权,使其能各行其道。为了节省本钱而违法占用路途资源停放个人车辆,这对恪守泊车规矩的人并不公正。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办理的一起,车主也要逐渐地养成付费运用泊车资源的认识,才干充分利用泊车资源,改进区域交通环境。
(转载请注明本文来历及记者、修改等信息)
内容转自:记者 李天一
修改:刘慧明
值勤主编:彭菲
监制:赵鹏
来历:北京交通广播